歐司朗文化中心改造

浏覽量: 收藏
歐司朗文化中心改造:用日光代替燈泡
建築類型:文化中心
業主:丹麥哥本哈根市
設計師:Karl Weidemann Petersen, T. Marke,丹麥哥本哈根
設計師(改建):Tegnestue T-Plus設計事務所,丹麥哥本哈根
施工:Højgaard & Schultz
位置:丹麥哥本哈根Valhalsgade 4号

歐司朗文化中心始建于1953年,位置在哥本哈根市郊區nørrebro,這裡住着很多工薪階層和移民家庭,原來是燈泡制造商歐司朗公司丹麥分公司的一座行政樓兼庫房。歐司朗公司的名稱和徽标是一盞由彩色玻璃做成的燈泡,仍然挂在大樓正面入口的牆壁上。不過,它原來的用途已經很長時間不用了。

與周圍環境相比,這座昔日的工業建築明顯矮小,讓人們馬上聯想到它的特有地位。今天,在過去這座儲存電力照明設備的建築中,正在頻繁上演着各種文化活動。
1982年,它被哥本哈根市政府接管,改造成了一座文化中心。2008年,有關方面決定重新改造這座工業建築和21座其他城市建築,以提高它們的能耗效率。一方面,哥本哈根市希望象2009年底召開的氣候峰會釋放一個積極信号,另外一方面,建築用戶将得到一個更加愉悅身心的學習和工作環境,具有更好的室内氣候和更多的自然光照,如果需要,還可以獲得更好的隔音效果。

歐司朗文化中心是丹麥最早采用預制混凝土的建築之一。它入口處的牆面具有明顯的牆面支撐結構,充填了異型混凝土闆和由極細小混凝土斷面構成的“窗格”。由于現在是受保護建築,因此,規劃團隊(T-Plus設計事務所和Wissenberg工程公司)甚至都沒有考慮增加一個外部保溫,而是在一層臨街的牆内壁上安裝了高至天花闆的隔熱玻璃,作為第二道内置防護層。其他牆面内側采用了礦物棉作為隔熱層。隻有建築物的後牆,因為拆除了一個原來用作倉庫的附屬建築出現了“敞開式傷口”,才使用了外部隔熱層,并在外面加了綠色和灰色嵌闆。


現在與改造前相比,文化中心内部的房間寬敞明亮了許多。任何人第一次進入這座建築都會馬上注意到這一點。從臨街一側進入,來訪者會首先會看到樓梯。沿樓梯而上左側進入入口大廳。這裡,一部分天花闆被拆除,安裝的威盧克斯太陽能動力屋頂窗将更多日光引入室内。一條與臨街平行的走廊通向一個大型多功能廳和三個小會議室。這些房間均由自然光照明,光源有的直接來自面朝花園的豎窗,有的則是間接通過頂部的天窗。

這種内部分割方式有利于室内氣候調節。盡管有内側玻璃幕牆,走廊并未采取其他區域的隔熱措施,所以隻是起到了内外緩沖區的作用。入口處的兩層樓空間起到了煙囪作用,陳舊空氣變暖上升,通過高處位于屋脊下的屋頂窗排出室外。

在頂層,原有空間布局大部分被保留了下來。中心部分是一個大廳,可以容納120人,通過新安裝的16樘屋頂窗引入自然光。這些屋頂窗在天花闆上形成了兩個大型開放區,使屋頂桁架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。多年來,這些桁架一直被一個假天花闆遮蓋着(至今,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這一狀态)。


二層大廳是這座建築的核心區域。部分木制屋頂呈現暴露狀态。16樘屋頂窗将光線引入室内并擔負着為大廳通風的作用。


除了采光功能外,威盧克斯智能電控窗還有利于改善室内氣候,因為在一些特定場合它們可以确保大廳具有充足的通風效果。朝北的屋頂窗采用了雙層中空高性能隔熱玻璃,朝南的則是普通的雙層中空低輻射玻璃,主要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日光。夏季,配套的智能電控遮陽窗簾有效避免了過熱和眩光現象。這些遮陽窗簾既可以直接由用戶控制,也可以由威盧克斯智能電控系統控制。

威盧克斯智能電控系統也是建築神經系統的一部分,威盧克斯智能電控窗是集節能窗、智能電控及遮陽系列于一身的世界首個一體化智能型電控窗。強大的遙控器可控制多達200個電控産品,高頻無線電控制技術,遠30m~300m控制區域。中央微處理器控制技術,可根據内外溫差、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、建築在特定時間的具體用途,控制28個屋頂窗及其遮陽窗簾和四壁的窗體,實現定時開關通風。

文化中心被劃分為幾個通風區,每一個都有自己不同的通風參數,并安裝了相應的傳感器。此外,建築也安裝了具有熱量回收功能的機械通風系統。該系統主要為會議室提供新鮮空氣,在極熱和極冷季節,起着備用系統的作用。
整座建築配備了LED照明裝置,通過控制系統它的照明指标與日光攝取實現了均衡。供水和供熱充分體現了奧斯陸文化中心的能量概念設計理念:南側屋頂安裝的太陽能集熱器最高可以滿足70%的大樓熱水需求。在花園一側,有一個雨水池收集從屋頂流下的雨水,用來澆灌花園,從而有效較低了水消費指标。


預制混凝土的臨街牆壁和精緻窗格,屬于建築的保護部分,設計師沒有對它進行改造,而是在它後面又加了一道隔音玻璃幕牆。

我要評論/留言

圖形驗證碼